【人间四月芳菲尽寺桃花始盛开的出处】一、
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。这句诗描绘了春末时节,人间的花儿已经凋谢,而山中的寺庙却仍能看到盛开的桃花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该诗句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也常被用于表达在不同环境中感受到的季节差异或人生境遇的变化。通过对比“人间”与“山寺”的景象,诗人巧妙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、独享清幽的情感。
二、出处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 |
出处 | 唐代诗人白居易《大林寺桃花》 |
作者 |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 |
朝代 | 唐代 |
诗歌背景 | 白居易于公元817年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所作 |
诗歌主题 | 春景描写、季节变化、自然之美 |
诗歌体裁 | 七言绝句 |
诗句含义 | 描写四月间山下花已凋谢,山上桃花却正盛开,体现自然环境差异与时间流转 |
文学价值 | 被广泛传诵,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人间四月芳菲尽”中的“人间”通常指平地或人烟稠密之处,而“山寺”则象征着远离尘嚣、清静幽雅的环境。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,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此外,此句也常被用来比喻在别人看不到希望的地方,依然可以找到美好与生机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全文或相关赏析,可继续查阅白居易的诗集或相关古典文学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