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偏听则明兼听则暗全文

2025-09-12 18:20:19

问题描述:

偏听则明兼听则暗全文,卡到崩溃,求给个解决方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2 18:20:19

偏听则明兼听则暗全文】“偏听则明,兼听则暗”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听取意见时应保持客观、全面的态度。这句话最早见于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中,原文为:“人君以多闻博识为贵,而偏听则明,兼听则暗。”意思是说,君主如果只听一面之词,反而能明察事理;但如果同时听信多方言论,反而容易被迷惑。

从字面来看,“偏听则明”强调的是专注倾听某一来源的信息,能够更清晰地把握真相;而“兼听则暗”则指出,如果过多地听取不同甚至矛盾的意见,反而可能陷入混乱或误导。这一观点并非完全否定听取多方意见的重要性,而是提醒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具备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。

在现代社会,这一说法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无论是政治决策、企业管理还是个人生活,片面接受信息都可能导致错误判断,而盲目相信所有声音也可能让人迷失方向。因此,如何在“偏听”与“兼听”之间找到平衡,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表格展示: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原句 “人君以多闻博识为贵,而偏听则明,兼听则暗。”
字面解释 偏听:只听一种声音;兼听:听取多种声音。
偏听则明:只听一种声音反而能看清真相;
兼听则暗:听取太多声音反而容易被迷惑。
核心思想 强调在信息获取中需保持理性判断,避免盲从或偏颇。
现代应用 在决策、管理、学习等场景中,应注重信息筛选与独立思考。
警示意义 防止因信息过载或片面信息而做出错误判断。
延伸理解 不是否定“兼听”,而是强调“善听”与“辨听”的重要性。

结语:

“偏听则明,兼听则暗”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,也是现代人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的重要启示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,学会分辨、取舍与判断,才能真正实现“明”而不“暗”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