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

2025-09-29 16:32:40

问题描述: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,这个怎么操作啊?求手把手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9 16:32:40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】“卜昼卜夜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沉迷于享乐、荒废正事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行为规范的重视。

一、成语典故

“卜昼卜夜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王曰:‘吾子之言,非所以教我也。’对曰:‘昔者周公相成王,训之以德,教之以礼,而民不怨。今君好淫乐,以自娱,而不知其害。夫卜昼卜夜,何益于治?’”

这段话的大意是说,周公辅佐成王时,注重以德教化百姓,使人民安居乐业;而现在的君主却沉溺于享乐,不顾国家大事。有人劝他不要只顾白天和夜晚地享乐,这样对治理国家毫无帮助。

“卜昼卜夜”原意是占卜白天和夜晚的吉凶,后引申为沉迷于享乐、不分昼夜地娱乐,比喻人不务正业,贪图安逸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词语 释义
占卜、预测
白天
晚上
卜昼卜夜 原指占卜白天和黑夜的吉凶,后引申为沉迷于享乐、不分昼夜地娱乐,比喻不务正业、贪图安逸

三、成语用法

- 作谓语、宾语:多用于描述一个人沉迷于享乐,忽视本职工作。

- 贬义词:带有批评意味,强调不应沉溺于享乐,应注重正事。

例句:

- 他整天卜昼卜夜地玩乐,完全忘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。

- 古人常说“勤俭持家”,切莫效仿那些卜昼卜夜的人。

四、总结

“卜昼卜夜”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,原本是占卜日月的象征,后来被用来批评那些沉迷享乐、不务正业的人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,专注正事,避免因过度享乐而误事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鼓励人们保持自律,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 卜昼卜夜
出处 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本义 占卜白天和夜晚的吉凶
引申义 沉迷享乐、不务正业
用法 贬义词,作谓语、宾语
现代启示 提醒人们要专注正事,避免沉迷享乐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