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,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聪明且勤奋好学,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。它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谦逊的精神,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。
在现代社会,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鼓励人们保持求知欲,勇于学习,同时具备谦虚的态度,避免因自满而停滞不前。
二、核心含义解析
词语 | 含义 | 说明 |
敏 | 聪明、机敏 | 指人思维敏捷,理解力强 |
好学 | 热爱学习 | 表示对知识有强烈的兴趣和追求 |
不耻 | 不以……为耻 | 表示不认为某事是丢脸的 |
下问 | 向地位低或学识浅的人请教 | 强调不因对方身份而拒绝提问 |
三、实际应用与启示
方面 | 应用举例 | 启示 |
学习态度 | 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,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| 保持开放心态,积极求知 |
工作环境 | 职场新人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 | 尊重他人,提升自我 |
个人成长 | 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新技能,不因他人资历低而轻视 | 不断进步,终身学习 |
四、总结
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聪明在于愿意学习,而不在于自视过高。无论身处何地,都应该保持谦逊和进取的心态,才能不断成长、进步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此句在现代教育或职场中的应用,可继续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