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鼠基础意思】《诗经·国风·鄘风》中的《相鼠》是一首讽刺无德之人的诗,表达了对那些行为不端、品德低下者的强烈不满和谴责。诗中通过“相鼠”这一意象,比喻那些不知羞耻、没有廉耻的人,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道德警示意义。
一、
《相鼠》是《诗经》中一首较为尖锐的讽刺诗,全诗共四章,每章四句,语言简练而有力。诗人以“相鼠”为喻,痛斥那些行为卑劣、缺乏礼义之人,表现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与愤怒。
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也在思想上体现了古代儒家对“礼”“德”的重视,强调人应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。
二、基础意思表格
| 诗句 | 原文 | 翻译 | 含义 |
| 第一章 | 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! | 看那老鼠有皮毛,做人却无礼仪! | 讽刺无德之人,连动物都不如 |
| 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 | 人若无礼仪,不死了还等什么? | 表达对无德者的强烈谴责 | |
| 第二章 | 相鼠有齿,人而无止! | 看那老鼠有牙齿,做人却不知节制! | 批评贪得无厌、不知收敛的人 |
| 人而无止,不死何为? | 人若不知节制,不死了还等什么? | 再次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 | |
| 第三章 | 相鼠有体,人而无礼! | 看那老鼠有身体,做人却无礼节! | 指责不懂礼法、失德之人 |
| 人而无礼,不死何为? | 人若无礼,不死了还等什么? | 强调礼的重要性 | |
| 第四章 | 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 | 人若无礼仪,不死了还等什么? | 重复前句,加强语气 |
三、结语
《相鼠》虽短,但言辞犀利,情感激烈,是《诗经》中少见的直接批判之作。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映,也体现了古人对“礼”“德”的高度重视。通过对“相鼠”的描写,诗人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