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骨碎补是什么植物】骨碎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。它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骨折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“骨碎补是什么植物”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的根茎或叶柄残基,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如广西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其性味苦、温,归肝经,具有活血化瘀、续筋接骨、祛风止痛的功效。现代研究显示,骨碎补含有黄酮类、酚酸类等成分,有助于促进骨骼修复和增强骨密度。
在使用时,骨碎补常以炮制后的形式入药,常见炮制品有酒骨碎补、炒骨碎补等。由于其药效显著,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,以提高疗效。
二、骨碎补基本信息表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中文名称 | 骨碎补 |
| 拉丁学名 | Drynaria fortunei (Kunze) J. Smith |
| 科属 | 水龙骨科(Polypodiaceae),骨碎补属 |
| 药用部位 | 根茎或叶柄残基 |
| 性味 | 苦、温 |
| 归经 | 肝经 |
| 功效 | 活血化瘀、续筋接骨、祛风止痛 |
| 主治 | 骨折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、腰膝酸软 |
| 现代研究 | 含黄酮类、酚酸类化合物,有助于骨骼修复与增强骨密度 |
| 常见炮制 | 酒骨碎补、炒骨碎补 |
| 分布地区 | 中国南方,如广西、云南、广东、四川等地 |
| 使用注意 | 孕妇慎用,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 |
三、结语
骨碎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,在临床中应用广泛,尤其在骨伤科领域表现突出。了解其来源、性味、功效及使用方法,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。同时,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