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动态 > 正文

采桑子重阳赏析

发布时间:2025-03-05 08:57:04编辑:鲁利寒来源:网易

《采桑子·重阳》是毛泽东在1929年10月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词,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,展现了作者对革命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。词的上阕写景,下阕抒情,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

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”首句就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永恒对比,但即便如此,每年的重阳节依然如期而至,这既是时间的无情,也是时间的公正。这种对比,让人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,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经历。

“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”接着,作者将视角转向战场上的菊花,这些菊花在战地之中顽强生长,散发出独特的香气。这里,“黄花”不仅象征着战士们不屈的精神,也寓意着革命事业的坚韧不拔。“战地黄花分外香”,不仅描绘了菊花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命力,更隐喻了革命者在逆境中绽放的光辉。

“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。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。”下阕中,作者进一步通过秋风与春光的对比,强调了秋天的独特魅力。秋天虽不如春天那样生机勃勃,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——它象征着成熟与收获,正如革命事业经过艰苦奋斗后取得的成果,虽然道路曲折,但最终必将迎来辉煌。

整首词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写,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。同时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季节变换、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。

标签:
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