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惕厉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

2025-10-12 12:52:43

问题描述:

惕厉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,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,感激不尽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12 12:52:43

惕厉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】“惕厉”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,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。在现代汉语中,使用频率较低,但其含义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语言意义。本文将从《汉语大词典》的角度出发,对“惕厉”的释义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其相关信息。

一、

“惕厉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,意为警惕、戒惧、自励。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责任、使命或危险时所应保持的一种警觉和自律的态度。该词多见于古籍、诗词及历史文献中,具有较强的道德和精神内涵。

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,“惕厉”被收录为一个独立词条,解释为“警惕、戒惧”,并附有出处和用例,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词语 惕厉
词性 动词/形容词(根据语境变化)
现代汉语 不常用,多见于文言或文学作品
《汉语大词典》释义 警惕、戒惧;亦指自我警醒、自励之态
出处 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0卷,第235页
用例 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子慎始,而无悔,故能惕厉。”
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、状语,也可作名词使用
文化内涵 强调自律、责任感与精神上的自我约束

三、结语

“惕厉”虽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。它不仅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修养,体现了古人对自身行为的高度要求。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思想和情感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惕厉”在不同文献中的具体用法,可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